所以要怡情养性何必舍近求远只需求诸自己胸中心中若有天地同样能
所以,要怡情养性何必舍近求远,只需求诸自己胸中。心中若有天地,同样能获得无穷真趣。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听任他人去争名逐利,但不因为别人醉心名利就疏远他们;恬静闲适是为了顺应自己的本性,但不因此而夸耀自己清高,不沉迷于名利的竞逐。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为一切事物所羁绊,也不为虚无的道理所困扰,能做到这样就能使身心自由自在了”。
不为外物所迷、淡泊名利的高洁之士向来被人敬重。其实恬静淡泊乃是顺应自己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值得标榜的。只是许多人并非真正安于恬淡,历来就有不少人靠博取清高的美名,进而致仕,恬淡成了他们通往成功的阶梯,那么就变得可悲了。人生存于现实社会之中,不可能离开外物而生活,许多引导人们摆脱外物羁绊的道理,事实上都是虚无的,目的是使人免于外物的诱惑,而能保住本性。
人要领悟真性,就必须清除虚无道理等一切障碍,使身心真正自由自在地在这混沌的世间生存下去。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在事务繁忙的时候,要想能保持冷静而不至于乱了理性,就必须在平时培养清晰敏捷的思维;而想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产生恐惧之心,就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对人生有所彻悟。
只有已经彻悟人生的人,才能做到“不乱性、不动心”。历来多少贤能之士都拥有这般豁达胸襟,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很自然的事情,面对死亡他们从容以对。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话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震撼着千百年来的人们,使人们在崇敬他们高尚人格的同时,更加钦佩他们的洒脱与淡定。
古人所留下的嘉言懿行足可取法,也启发我们要从平时的修养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白居易说:“不如放任自己的身心,听凭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晁补之说:“不如收敛自己的身心,静静地使自身归于寂静。”放任身心的人会流于狂妄自大,收敛身心的人会过于枯燥乏味。只有善于掌握自己身心的人,将控制权把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收放自如、随心所欲。
人的命运和身心应当靠自己来掌握,把柄在手,也就是主动权在你手里,你才可以自在处之。做自己的主人,而不要做道理的奴隶,处处要有权衡、有变通。所有极端的都不可能是正确的。世上事没有什么绝对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操持身心同样需要适度,一味放纵,人就会狂妄,像旷野里的灌木,杂枝丛生,难成栋梁。过分地约束自己,则过于死板,伤及主干,使天性受到损害。当收则收,当放则放,与世沉浮,才能掌握自己的身心自由,摆脱种种无谓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