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的药用价值
蝼.臭也。此虫气臭,故名蝼。蝼蛄的“方言“也叫喇喇姑,通常栖息于地下.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一种地下害虫。
利水消中,通淋,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 蝼蛄药性 咸,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 蝼蛄功效 利水消肿,通淋。 药用功效 治小儿急性肾炎、治水肿病、治大小便不通 对症治疗 ●水肿病(肿满,喘急,不能安卧) 用蝼蛄五枚,焙干研末.饭前用开水送服3克,以小便通畅为效,加甘遂末3克、商陆汁1匙,忌盐百日。 ●大腹水肿 用蝼蛄炙熟.每天吃10个。 药膳食疗 ●油炸蝼蛄 活蝼蛄150克.盐水,素油。将活蝼蛄放通气的容器内停3天,等其排光粪便,下沸水锅烫死,捞出.丢掉头,肢、翅、内脏洗净。油锅烧至四成热.下蝼蛄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即成。可治疗水肿、石淋、大小便不利.瘰疡、痈肿恶疮等病症。 ●认识蝼蛄 [时珍说】蝼.臭也。此虫气臭,故名蝼。蝼蛄的“方言“也叫喇喇姑,通常栖息于地下.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一种地下害虫。时常在夏日的夜晚昕到一片咕咕的鸣声,却不知道原来蝼蛄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别名: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性味:性寒,味成;归膀胱、大肠、小肠经 主要产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 入药部位:虫体 形态: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 采集保存:夏秋季捕捉,用沸水烫死,除去翅足,晒干。 典籍考证:《神农本草经》
上一篇:大蓟的功效与作用
延伸阅读:
- Java开发管培生工作内容有哪些[图]
- 要求本科,学历不到本科,可以投简历吗?[图]
- 调酒师就业前景如何?要不要从事呢?[图]
- 芒果吃多了会火吗? 芒果的效果[图]
- 电脑辐射危不危害胎儿安全[图]
- 孕期营养过剩对母婴都不好[图]
- 教你看懂孕期B超检查单[图]
- 孕前停止避孕应注意的事[图]
- 心语:不必为失去而烦恼[图]
- 什么是“糖化现象”?又要怎么抗糖化呢?[图]